专业的企业品牌舆情管理解决方案

|合规技术手段|优质品牌内容|权威媒体平台|

企业危机公关案例:元气森林这笔上千万的“危机公关费”,值吗?

时间:
来源: 熨斗先生MrIron

10月26日,不少网友爆料称:元气森林一淘宝店铺因优惠设置错误,原价79元一箱的气泡水只需要3.5元一箱。

企业危机公关案例:元气森林这笔上千万的“危机公关费”,值吗?
企业危机公关案例:元气森林这笔上千万的“危机公关费”,值吗?

10月27日下午,元气森林官方店铺发布公告称:“由于本店的一位运营同学操作出现了失误,导致大量的超低价订单远超过了小店实际拥有的库存,由此造成的损失金额也远远超出了本店的承受能力。在这里我们恳请您能够伸出援手,在后台申请退款,帮我们这个小店渡过难关。”

企业危机公关案例:元气森林这笔上千万的“危机公关费”,值吗?

据相关数据显示,元气森林共计14.05万用户下单,产生了价值数千万元的订单。其中,最大的订单有41000箱。媒体报道则说,亏了至少4000万。

10月28日晚上,“元气头条”发布《元气森林电商团队致用户的一封信》,正式回应此事,并给出解决方案并道歉,又上了热搜。

企业危机公关案例:元气森林这笔上千万的“危机公关费”,值吗?
企业危机公关案例:元气森林这笔上千万的“危机公关费”,值吗?

这个事情一出来,网友就开始争论这是不是元气森林的一个营销手段?

说实话事情发展到现在,作为一个营销公关从业者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,这绝对不是一个营销事件,而是一个真的营销失误!

为什么会这样说呢,我觉得有三点原因,大家设想一下

如果是一场营销?那元气森林会傻到让数据拉到4000多万吗?如果真拿4000万做营销,其实有很多选择,为什么选择这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?

大家在想如果真是一场营销,按道理说这个事情发生以后,各种话题各种热搜各种互动应该跑起来,并且口碑也应该是可控的吧?但是现在你看看网上的那些言论?

 

企业危机公关案例:元气森林这笔上千万的“危机公关费”,值吗?

另外一点你看店家的回应,除了这个事情以后元气森林第一次发的声明,你能明显感觉到这个声明里面充满了满满的祈求,真的像一个做错事情的孩子。

所以我判断就是一个单纯的运营事故!

总之,无论是刻意营销还是运营失误,元气森林的公关和反应都是失败的,整体显得比较笨拙,导致错失良机。

这些年,像元气森林这样的平台BUG事件,并非个例,但是这里面也有处理的非常好的。

例如:2013年6月,百度云因支付系统存在Bug,原价500元/年的套餐,只需要0.5元就能买到。

2017年3月,摩拜因支付系统存在bug,用户用微信支付1元就可获得系统赠送的110元。

2019年,拼多多APP出现BUG被“薅羊毛”,用户可以无限制领取100元无门槛优惠券,一晚被薅数千万。

但他们的反应和做出的解决方案都是非常及时和完美的,再回过头来看元气森林,整个过程显得内部拖沓、反应迟钝等,最后还落得个“格局小”的骂名。

现在我们就从公关的角度来盘一盘,元气森林在应对这个运营危机的时候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对?

事件发生后,内部反馈不流畅,高层没有及时介入,只是淘宝店做了回应,导致错失了黄金2小时。

公关方案不完整,特别是淘宝店的回应,完全没有解决方案,导致消费者认为它是一场自导自演营销,直到元气森林品牌介入了才拿出了解决方案,但是为时已晚,网络上的风评已经不好了。甚至各大媒体都开始入场,讨论这种错误到底应该算谁的?

综合来看元气森林这次翻车,主要原因在于内部缺乏危机管理机制,一线员工发现了危机不知道如何正确应对,导致沟通不畅,造成了金钱和口碑的双输。

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要小看公关这个事情,也不要小看危机管理机制这个事情,元气森林还是上市公司呢?表现的都这么笨拙,难道别人就会一定比他处理得好吗?

所以说,对于危机我们还是事先做好各种危机管理机制,确保危机发生时能够抓住时机,转危为安,将影响和损失降到最小。

另外,小编真想对元气森林我的PR同行们说几句话,PR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洞察能力和敏锐的嗅觉能力,在危机中看到机会、抓住机会,利用机会,为企业打一个翻身仗!

元气森林交的这笔上千万“危机公关费”,你觉得值吗?有没有更完美的危机应对方案呢?欢迎你在留言区说说。

上一篇:元气森林活动定价错误,恳请消费者退单!元气森

下一篇:危机公关处理案例分析:深圳地铁保安强迫乘客

标签

热门文章